记农语
明宣宗朱瞻基
庚戌[1]春暮,谒二陵归,道昌平之东郊。见道傍耕者,俯[2]而耕,不仰以视,不辍以休。召而问焉。
曰:“若何是之勤哉?”
跽曰:“勤我职也。”
曰:“亦有时而逸乎?”
曰:“农之于田,春则耕,夏则耘,秋而熟则获,三者皆用勤也。有一弗勤,农罔[3]成功,而寒馁[4]及之,奈何敢怠?”
曰:“冬其遂逸乎?”
曰:“冬然后执力役于县官,亦我之职,不敢怠也。”
曰:“民有四焉,若是终岁之劳也!曷不易尔业为士、为工、为贾,庶几乎少逸哉?”
曰:“我祖、父皆业农,以及于我,我不能易也。且我之里,无业士与工者,故我不能知。然有业贾者矣,亦莫或不勤。率常走负贩,不出二三百里。远或一月,近十日而返。其获利厚者十二三,薄者十一。亦有尽丧其利者,则阖室失意戚戚。而计其终岁家居之日,十不一二焉。我事农,苟无水旱之虞,而能勤焉,岁入厚者可以给二岁温饱,薄者一岁可不忧。且旦暮不失父母妻子之乐。我是以不愿易业也。”
朕闻其言喜,赐之食。既又问曰:“若平居所睹,惟知贾之勤乎?抑尚他有知乎?”
曰:“我鄙人不能远知,尝躬力役于县。窃观县之官长二人。其一人寅出酉入[5],尽心民事不少懈,惟恐民之失其所也,而升迁去久矣。盖至于今民思慕之弗忘也。其一人率昼出坐厅事,日昃[6]而入,民休戚不一问,竟坐是谪去。后尝一来,民亦视之如涂人[7]。此我所目睹,其他不能知也。”
朕闻其言,叹息思念,此小人其言,质而有理也,盖周公所陈“无逸”[8]之意也。厚赉[9]遣之,而遂记其语。
[注释]
[1]庚戌:大明宣德五年(1430年)。
[2]俯:原作“俛”。
[3]罔(wǎng):无。
[4]馁(něi):饥饿。
[5]寅出酉入:寅时(凌晨三点到五点)出门,酉时(傍晚五点至七点)归来。
[6]日昃(zè):原作“日𣅔”,太阳偏西。
[7]涂人:原作“塗人”,路途之人。
[8]无逸:指《尚书·无逸》。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载周公作《无逸》“以诫成王”,篇中周公告诫成王,应知稼穑艰难,勿要贪图安逸。
[9]赉(lài):赏赐。
(摘自《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》点校整理稿卷第十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