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实录·桂彦良传

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一百八十七

    洪武二十年十二月丁未朔
○甲寅
○晋王府左长史桂彦良卒。
彦良,名德偁(注:称,古作偁),以字行,宁波之慈溪人。元乡贡进士,为衢之包山书院山长,转平江路儒学教授,罢归。时,张士诚据浙西,方国珍分省浙东,数致礼聘,俱不就。
洪武六年,朝廷大征天下儒士,浙江参政徐本,首以彦良应荐,待诏阙下,奏对称旨,擢太子正字。上尝出御制诗文示彦良,彦良即上前大声诵琅然,左右惊愕,翰林学士承旨詹同私戒之,上知之,谓曰:“儒者事君,正当诚意自然、无事矫揉也。”
时,给事中蒋学等十七人,讲学文华堂,宠爱特甚,学等多恃宠,不自修饬,上欲择端重儒者,以淬厉之(注:厉、励,古通),乃命彦良及修撰孔克表为之师,各赐白金三十两,俾学等执弟子礼。
上尝访以治道,彦良对曰:“治道在心,心不正则好恶颇,好恶颇则赏罚失当,赏罚失当则无以致治功,故为治在乎正心,而正心之要,又在乎惩忿窒欲而已。”上善其言。又尝从登内城,上从容顾谓彦良曰:“朕比来好善恶恶如何?”彦良对曰:“惟人君至公无私,则好恶自得其当,故孔子曰:‘惟仁者,能好人,能恶人。’”上曰:“善”,即书其语,揭于便殿楹间。
七年,日长至,有事于圜丘,诏词臣撰祝文,以进内有“予”、“我”二字,或谓其不敬,彦良对曰:“成汤祭上帝曰‘予小子履’,武王祀文王之诗曰‘我将我享’,古有此言,特儒者泥而不通耳。”上曰:“尔言是也”。尝命诣台省,审录疑狱,得以情原者数十人。
十一年,授晋王府右傅,上亲制诰文以赐之,彦良以为辅导之职,莫先于格心,乃制心图以献晋王(注:《明史·桂彦良传》心上有格字)。十三年,罢王府傅、相,改长史司左长史。十五年,朝京师,进太平十二策,言多剀切,上嘉纳之。十八年,以疾赐归乡里。
至是卒。

(《明太祖实录·桂彦良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