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
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。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
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江晚正愁予,山深闻鹧鸪。
[注释]
辛弃疾(1140年~1207年),原字坦夫,后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居士,济南府历城县人。南宋将领、诗人。与北宋苏轼合称“苏辛”。有《稼轩词》传世。
《稼轩词注》: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云“(宋室)南渡之初,虏人追隆祐太后至造口,不及而还,幼安由此起兴。”
宋靖康元年闰十一月,金兵侵入汴京,二年(1127年),掳徽、钦二宗等北去,隆祐以废后幸免,定策迎立康王,是为宋高宗。有人请立皇太子,隆祐拒之。《宋史·后妃传》记其言曰:“今强敌在外,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,将何以令天下?”
建炎三年(1129年),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。东路金兵渡江后,连陷建康(南京)、临安,高宗被迫浮舟海上。西路金兵追击隆祐太后,太后自江西造口舍舟登陆,暂摆脱险境。直到次年,一代名将韩世忠及巾帼英雄梁红玉,率八千宋军,将十万金兵(号称)围困在黄天荡长达四十八天,梁夫人亲执桴鼓,金兵后虽侥幸逃脱,从此不敢南下渡江,语见《宋史·韩世忠传》。
四十七年后,淳熙三年(1176年),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,驻节赣州,途经造口,遂作此词。
“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”:谓建炎三年,被金兵追赶的人,沿此路奔走,流下多少泪,亦不局限于此,盖叹靖康之变,有所少人遭难。清江,指赣江,流向自南向北。“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”:以唐代长安代指北宋汴京,悯怀故土。“青山遮不住”:谓青山不能阻止作者抗金北伐、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。“毕竟东流去”:赣江虽自南向北流,不过是一段支流,最终还是汇入长江流入东海。“江晚正愁予,山深闻鹧鸪”:传说鹧鸪(zhè gū)的叫声,似“行不得也哥哥”,此处应指光复大业受阻。
纵观全词,没有慷慨之辞、激越之句,平淡之中见忧国之情深矣。[宋]张栻有诗曰:“怀古壮士志,忧时君子心”,此之谓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