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宣宗 | 春夏秋冬诗四首

IMG_2025-07-26-17-47-51-537

明宣宗朱瞻基

《仲春微雨,花木芳菲可爱,赐辅臣宴,示以诗》

莺啼燕语连城阙,想见阳和遍九垓。
细草喜从烟外看,繁花竞向雨余开。
发生已荷乾坤畅,爕理尤资辅弼谐。
共对春光酌春酒,题诗更拟续臺莱。

[注释]
第六句,爕(xiè):调和,同“燮”。理:治理。
第八句,臺(tái):莎草。莱(lái):藜草。《诗经·小雅·南山有臺》曰:“南山有臺,北山有莱。乐只君子,邦家之基。”《毛诗序》曰:“《南山有臺》,乐得贤也。”朱熹《诗集传》曰:“此亦燕飨通用之乐。”或得贤、燕飨兼而有之。故作者在赐辅臣宴时说“题诗更拟续臺莱”。

《观松下石泉,潺湲可爱,绿阴偶坐,清意洒然》

长松低覆石泉流,清响泠泠落涧幽。
根绕寒岩蹲虎豹,枝横晴碧卧蛟虬。
四时云雾常如暝,六月林峦只似秋。
即此萧闲足真趣,高山深谷底须求?

[注释]
末句,底(dǐ):何。

《久雨初晴,顿有秋意,闲步西苑,率然成咏》

积雨初收宿雾消,嫩凉冉冉逐轻飚。
从知金气三秋应,试看银床一叶飘。
迢递云霄闻唳鹤,凄清池苑带鸣蜩。
襟怀澄澈兼闲暇,行看西山过画桥。

[注释]
飚(biāo):风。迢递(tiáo dì):遥远。蜩(tiáo):古书上指蝉。

《冬夜雪霁,明月在庭,对景偶赋》

朔风忽起同云散,飞雪初停皓月升。
满地瑶华凝皎洁,中天蟾彩更分明。
重楼屡听寒更转,万籁无闻夜气清。
自觉襟怀尘虑息,炯如湛湛玉壶冰。

[注释]
第四句,更(gèng):更加。第五句,寒更(gēng):寒夜的更点钟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