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宪宗实录》卷三十七
成化二年十二月戊戌朔
○甲寅
○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卒。
贤,字原德,河南邓州人。宣德癸丑进士,初授验封主事,历考功文选郎中。景泰辛未,超擢兵部侍郎,奉命四川考察官,寻改户部,又改吏部。
英宗复位,以张軏荐,命兼翰林院学士,入内阁,参预几务。进尚书,与武功伯徐有贞共事。时,御史杨宣(注:广本宣作瑄)劾曹吉祥、石亨不法事,二人疑出有贞意,入谮之,遂并贤下狱,是夜雷雨大作,二人恐,复请轻之,乃降福建右参政。既而,留为吏部左侍郎,寻进尚书,兼学士如故,宠遇益隆,宣召顾问无虚日。五年,曹钦作乱,伤贤臂,胁令草请罪疏,意欲害之,赖吏部尚书王翱力救获免。钦伏诛,贤亟上疏请宽胁从者,英宗降敕曰:“卿力疾供事,忠勤可嘉,特加太子少保。”
上即位,进少保、吏部尚书,兼华盖殿大学士,知经筵事,加光禄大夫、柱国。成化二年,丁父忧,命奔丧还治事,累上疏请终制,不许,遣中官辅行,月余,复任。至是,得疾卒,年五十九。上震悼,辍朝一日,赐祭葬如例,赠特进光禄大夫、左柱国、太师,谥文达,官其子璋为尚宝司丞。
贤,博厚有度量,诚心待物,有事辄以询诸人,矢口出言,不为城府。立朝三十余年,惟一出四川考官,进退臧否,颇不协人望。
天顺初,徐有贞既去,独被眷顾,时常召入文华殿,有所咨询,然多柅于权奸,不敢尽言,后权奸败,机务悉委贤,言无不从。英庙每视朝毕,立宝座上,左右顾,左顾则呼贤,右顾则呼门达,贤至御前,语良久方出。正统以来,大臣得君,未有如贤者。
天顺初,石亨等以迎复为功,恃功干政,言多不逊。贤密进言曰:“天位乃陛下所固有。景泰不起,群臣自行表请复辟,何以兵为?万一不成,祸且不测。况宫禁非用兵之地,不惩之,后将效尤,以阶祸于无穷。”英宗大悟,而亨等恩宠,自是渐衰。
天顺末,门达怙宠作威,分遣官校于天下,缉访事情,所至纷扰,军卫有司,闻风战栗,需求贿赂,动以万计。贤因百户陈以节者扰害江西以为言。英宗以戒达,达党始少戢,然衔贤切骨,百计摭贤罪,将寘之死地。英宗知之,谮不行。
上初嗣位,每因事进谏,颇切治理。性喜读书,公暇手不释卷,好谈性理之学。作为文章,援笔立就,不事雕琢。陈文志其墓,谓:“贤量宏而福厚,大臣遭遇之隆,无与比者。”盖实录云。
(《明宪宗实录·李贤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