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一百九十五
洪武二十二年三月庚午朔
○戊戌,南安侯俞通源卒。
通源,字百川,凤阳临淮人,豫国公通海之弟。通海初起兵,见上于和阳,通源从其兄戎伍间,年尚幼,已勇决,胆力过人。吴元年,克苏州有功,命为平章,守江淮省。洪武元年,从大将军徐达,取齐鲁,克汴梁、陇西诸郡,通源功居多。师还,赐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,阶荣禄大夫,勋柱国,爵南安侯,食禄一千五百石,赐铁券,文曰:
“朕观历代有父及其子、兄及其弟,皆为佐运之良臣者,心甚嘉之,然世不多见。朕起自淮右,驻兵和阳,尔兄通海,以所部舟师来附,东渡大江,如履平地,乃克采石,定金陵,继而两平敌国,勋绩著焉,何大功将集,遽然先逝,朕悯其劳,追封为豫国公,尔通源实其亲弟,因世其官,以平章镇于江淮,从征中原,多効劳力。今天下已定,论功行赏,朕无以报尔,是用加尔爵禄,使尔子孙,世世承袭,兹与尔誓,若谋逆不宥,余犯死罪,尔免二死,子免一死,以报尔功。於戏!勤劳以立事功,恭俭以保禄位。尚其日慎一日,则富贵永延于世矣。”
后从征四川,清沙漠,定甘肃,通源皆预有功。十六年,命守云南。二十一年,征僰夷,八月,召还京师。至是,以疾卒。卒后之一年,以尝附权奸,为有司所论,以死之不究云。
(《明太祖实录·俞通源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