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太祖 | 天界寺花架说

天界寺花架说

明太祖朱元璋

    暇游入寺,长老同行,见绮砌为槛,中植蔷薇,而又竹木架之、工以编之,屈蟠龙蛇之状,令不得旷蔓枝茎,因之有感。呜呼!甚哉!违大化,恩不及草木,必有积焉。
朕尝目种花之徒,务以奇为妙,故屈蟠其枝茎,以招买花者也。然其人智巧多端,身不满三尺。朕谓花者曰:“尔生计若此,家传否?”曰:“然。”“尔身若此,亦家传否?”曰:“三世矣。”吁!愚哉!
人云:“世有阴骘,然后获昌。”所以阴骘者,利济群生是也。不但不杀而为阴骘,但能惠及草木,亦阴骘焉。若使草木不得自然而乘大化之兴,尤为损德,必成将来之患矣。其佛会之中,虽有持花献果者,正所以不花而花,方为圣人之妙。若植其根,节其茎蔓,使疏条巨蕊朝夕乐观,不惟损德,必有愆于身后。
因询种花之徒有感,特述寺修花之说。

(摘自《大明太祖皇帝御制集》点校整理稿附录一:卷第十四辑佚)